第11章

關燈 護眼     字體: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

離應天比較近的如楚王、譚王等已經在來應天的路上了,而朱棣在北平則是剛接到聖旨。

先是接了朱元璋遺詔,讓諸王不要回京,朱棣跪在地上很興奮啊,自己隻要在九大塞王裡麵聯絡幾個,湊上十萬大軍就大業可期了。

可是還冇等他高興幾分鐘呢,那個小太監又拿出一張聖旨宣讀了起來,當然這次的是太孫的旨意,說考慮到孝道等問題,讓他佈置好邊關防禦之後,帶著妻兒進京奔喪!

朱棣一下子都忘了接旨了,有點懵逼了,直到王妃徐妙雲提醒了一下之後,才磕頭接過聖旨和太孫當時的諭旨,然後就掏了一錠金子遞給傳旨太監,說道:“小公公啊,這父皇突然駕崩,我這心裡十分的悲切!不知道你出來的時候太孫殿下有什麼安排啊?”

小太監接過金錠放在袖子裡,然後謙卑的說道:“王爺,太孫殿下第一時間就派我們出來宣旨了,當時他就召見了各部尚書和五軍都督府的將軍們!”

“那就是說這讓我們回去奔喪的詔書是在見這些大臣們之前就寫好的?”

“是的,當時我們聽到大家哭喊皇上駕崩了,然後到安排我們傳旨也冇多久,之後才碰到大臣們覲見。”

朱棣又問道:“那太孫殿下有冇有說讓我們什麼時候到應天啊?”

“冇有說,就讓我們傳旨,其他的什麼也冇說!”

朱棣讓人招呼小太監,自己就去找姚廣孝去了,然後把自己三個嫡子也叫了過來,說道:“父皇已經殯天了,留下遺詔如和尚所說,不許諸王進京,但是我的好侄兒朱允熥卻下了一道諭旨,說考慮到人倫和孝道,特許我們佈置好邊關防務後帶領家人入京奔喪!”

“他這招狠啊,之前和尚說如果隻有遺詔不許回京,我們就說是偽造的,甚至可以聯絡其他的王爺一起逼宮,他不同意我們回去我們就可以有藉口了,可是他這直接答應我們回去了,估計那些離的近的都已經到了應天了,我們該怎麼辦呢?”

朱高熾這個胖子很聰明啊,說道:“父王,現在我們也隻有回京奔喪這一條路了!如果不回去的話,那一頂不孝的帽子就戴上了,到時候父王的名聲一臭,還談何大業啊!”

朱高煦就立馬反駁道:“名聲算個球,萬一回去讓朱允熥給一刀哢嚓了,腦袋都冇了!”

朱棣罵道:“夠了,就不能說點有用的!和尚啊,這局麵你有什麼想法啊?”

姚廣孝沉著的說道:“王爺,成大業不是一蹴而就得,有一些挫折和苦難也是在所難免的!現在這個情況下,王爺也就隻剩下回京這一條路可以走了!”

朱棣拍著桌子罵道:“按你這麼說,那我的大業還有嗎?這就算回來了,那以後拿什麼藉口反呢?”

姚廣孝說道:“王爺,朱允炆之前說要削藩,他的想法是冇錯的,朝中有識之士也遲早會主張削藩的,隻要削藩我們就有機會,曆朝曆代削藩就冇有不動盪的。漢朝的七王之亂等,就是削藩造成的。”

“之前我就有講過,朱允熥有一個很大的問題,就是他立儲的時間太倉促,他缺乏足夠多的心腹之臣,在朝堂上也缺乏足夠的威望,這對我們來說纔是最大的機會!”

朱高熾問道:“大師,如果他用漢武帝的推恩令來削藩呢?”

姚廣孝回道:“隻能看天意了,如果朝廷十年以後再削藩,那王爺是冇機會的,如果朝廷在五年以內削藩,王爺的機會還是很大的!對我們來說,朝廷越快動手,憑王爺在軍中的威望能調用的軍隊就越多,而且我們拉到盟友的機會就越大。”

姚廣孝繼續沉重的說道:“王爺,如果說朱允熥上位是有人幫忙出的主意,而朱允熥還是那個朱允熥,那自然是好辦!畢竟不是一個人!但是如果是朱允熥成長了,本人這麼厲害,是被皇上給藏起來了,到最後才暴露出來,那麼他還會簡單嗎?”

朱棣揮手說道:“那你有什麼判斷,這個侄子以前就是紈絝子弟,表現一般的。我們迴應天有危險嗎?以後具體如何操作?”

“王爺,迴應天肯定是要回的,這麼多藩王回京,他不至於一次都殺了吧!以後,等我們回到封地,就算他不削藩,我們也可以逼他削嘛!”

幾人聊著也開心的笑了起來,籌備一番之後就立馬朝應天而來。

當朱棣出發兩天之後,在路上就收到了朱允熥登基的訊息,而最讓他吃驚的就是內閣的設立,竟然是耿炳文擔任了首輔,這讓朱棣感到很驚訝。

不過姚廣孝卻分析道:“王爺,這個內閣厲害啊!基本上就 籠絡住了大部分文臣了,又讓勳貴耿炳文做首輔,這皇帝是對諸王不放心啊,耿炳文可是老將了,讓他做首輔就是說萬一有叛亂,可以更快的派兵製定平叛的方針等。當今皇上不簡單啊!”

很快,秦王、晉王、代王等在閏五月初三上午都已經到了通州,而慶王和寧王則還需要晚一點才能到。

到了通州之後,就收到禮部的通知,讓大家在通州先休息一晚,明天一起進京祭拜先皇!

在下午的時候,九大塞王就到齊了,很快就有太監前來傳旨安說諸王辛勞,考慮到晚上進京祭拜大行皇帝不敬,讓諸王先在通州齋戒沐浴,第二天進京祭拜並參加喪禮。

朱允熥自然收到了錦衣衛的訊息,知道九大塞王都已經到了,而其他的諸王則已經提前進京了,這些冇有什麼野心的王爺已經臣服在自己的腳下了。

朱允熥也知道這些人不管是不是支援自己,但是都冇有造反的心,真正有這個想法的估計就朱棣和朱權兩個,這倆是曆史上靖難的主角。

朱允熥叫來宋忠,吩咐道:“宋卿啊,諸王已經到了應天了,九大塞王也到了通州,你的錦衣衛要密切關注諸王的行為,可不能讓他們在皇上喪禮期間亂來,同時,派人監視燕王和寧王的動靜,包括他們身邊的人!”

朱允熥又想到了姚廣孝,繼續吩咐道:“燕王身邊有一個和尚叫姚廣孝,派人監視起來,有機會就抓進錦衣衛詔獄,或者直接殺了!”

隨後在跟禮部尚書陳迪落實了第二天諸王進京的流程之後,朱允熥就去了內閣。

在內閣坐下後,耿炳文就先躬身說到哦:“皇上,有事您宣召就好,臣等就過去了!”

“正好想出來走走,換換腦子,就走到內閣來了,就跟你們說說話!”

幾人立馬躬身說道:“請皇上示下!”

“好了,以後在這裡就不要這麼多禮了!”朱允熥隨手拿了一本摺子翻了一下,然後繼續說道:“這兩天啊張卿和暴卿都給朕上了摺子,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議。也跟你們大家說一說,看看接下來該怎麼做!”

“張卿建議朕應該減輕對官員的處罰,不能對群臣大興刑獄,讓百官生怕做錯事就人頭落地了,剝皮實草等刑罰應該廢除,同時建議朕裁撤錦衣衛,這樣百官就安心了!”

朱允熥把摺子放下,然後說道:“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意見吧,唐太宗李世民就說過要以人為鑒,兼聽則明嘛!”

耿炳文老奸巨猾的,冇有做聲,不過這卓敬卻是一個敢於說話的,第一個站出來說道:“皇上,臣以為不應該裁撤錦衣衛,裁撤了錦衣衛皇上就少了耳目,以後這諸王的動靜誰來監察呢!”

暴昭和解縉也表示了讚同,朱允熥又問道:“長興侯啊,你什麼看法啊?”

耿炳文卻冇有提錦衣衛的事情,說了一下殺伐太重的問題,替朱元璋辯解了一下:“皇上,太祖皇帝是殺了不少的貪官和違法的勳貴,但是這都是為了百姓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”

朱允熥沉思了一下說道:“諸卿說的都很有道理,首先對於這個皇上殺了不少官員勳貴這個事情,這都是為了天下百姓,自然是冇錯的!但是張卿說的也有道理,天下文人學子十年寒窗苦讀,考取功名報效朝廷,也不是為了貪汙受賄而來的,所以我們也不能輕啟殺機。”

“所以,大家作為第一屆的內閣成員,就需要思考一下,接下來,我們如何完善我們從中央到地方的製度,讓我們的官員們從上到下,知道該怎麼做事,當然,我們也得想辦法增加國庫收入,給各級官員漲漲工資,讓大家的錢得夠花,自然就會少動歪心思了。”

“皇上聖明!”

幾個人估計還是受朱元璋那種領導的影響,冇怎麼敢於去思考問題,更是習慣於聽話執行。

“好了,對於錦衣衛,朕也想過了,錦衣衛肯定是不能裁撤的,但是錦衣衛的具體職責,朕也想過,現在就跟你們說一下,也可以議一議!”

“錦衣衛的主要職責就是要保衛大明皇朝的安全,監督清查亂黨、叛亂分子、番邦密探等,而不是清查一般的違法犯罪行為!如果冇問題的話,這個事情等後日早朝就可以宣佈。”

耿炳文問道:“皇上,這個監督清查亂黨什麼的,這個範圍有冇有限製?”

“冇有,這個亂黨在哪裡誰知道,隻要證據確鑿,那自然是要查的!”

朱允熥一看大家估計也不會說出什麼有建設性的意見,就先終止了這個話題。

“錦衣衛的具體安排朕會根據形勢再調整,但是眼下肯定是不會動的!再說說這個暴卿的摺子,其實主要就是提單一件事,就是削藩!這個事情呢,你們也知道,朱允炆就是因為要削藩而被皇上廢黜,而朕初登大寶自然不能推翻皇上這個太祖皇帝定下的國策,所以削藩之事就不用再提了!”

“明天九大塞王就進京了,在祭拜皇上之後,下午我將在乾清宮召見諸王,諸卿陪同吧!”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